WhatsApp並非中國大陸開發的應用程式,它由美國Facebook公司(現屬Meta集團)於2009年收購,總部位於加州。由於中國網路審查制度(俗稱防火牆),WhatsApp在中國大陸境內長期不穩定,約78%用戶需搭配VPN(如ExpressVPN或NordVPN)才能正常使用語音通話功能。中國官方推薦的替代通訊軟體是微信(WeChat),其國內月活躍用戶達12.6億。若在中國境內註冊WhatsApp,需使用未被防火牆攔截的國際手機號碼(如香港+852或台灣+886開頭),且短信驗證碼接收成功率僅約43%。
Table of Contents
- WhatsApp是誰開發的
- 大陸能用WhatsApp嗎
- 和微信有什麼差別
- 註冊需要什麼條件
- 常見使用問題解答
- 替代軟體有哪些
WhatsApp是誰開發的
WhatsApp 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體之一,截至 2023 年,月活躍用戶超過 20 億,覆蓋 180 多個國家。但很多人好奇:WhatsApp 是中國大陸的嗎? 答案是否定的。WhatsApp 由美國公司 WhatsApp Inc. 開發,創始人是 Jan Koum 和 Brian Acton,兩人曾是 Yahoo! 的工程師。2009 年推出後,WhatsApp 憑藉簡單、無廣告的特點迅速成長,並在 2014 年被 Facebook(現 Meta) 以 190 億美元 收購,成為 Meta 旗下重要通訊產品。
1. 開發團隊與背景
WhatsApp 由 Jan Koum(烏克蘭移民)和 Brian Acton(美國工程師)共同創立。Jan Koum 出生於烏克蘭基輔,16 歲移民美國,曾在 Yahoo! 工作 9 年。2009 年,他與同事 Brian Acton 離職創業,最初想做一個 「顯示用戶狀態」 的應用(類似 MSN 的「在線/離線」功能),後來轉型為即時通訊軟體。
Jan Koum 曾說:「我們討厭廣告,所以 WhatsApp 永遠不會有廣告。」這一理念讓 WhatsApp 在早期脫穎而出,成為少數 無廣告、無遊戲 的純通訊工具。
2. 被 Facebook(Meta)收購
2014 年 2 月,Facebook 以 190 億美元 天價收購 WhatsApp,這是當時科技史上 第三大收購案(僅次於 Dell-EMC 和 Verizon-Vodafone)。收購後,WhatsApp 仍保持獨立運營,但 Meta 逐步整合其技術,例如將 WhatsApp 的端到端加密推廣到 Messenger 和 Instagram DM。
2009 | WhatsApp 正式上線 |
2014 | 被 Facebook 收購 |
2016 | 全面啟用端到端加密 |
2018 | 推出 WhatsApp Business |
2020 | 用戶突破 20 億 |
3. 核心功能與市場地位
WhatsApp 的成功關鍵在於:
- 免費發送文字、語音、圖片、影片(早期許多運營商會對簡訊收費)
- 端到端加密(2016 年全面啟用,安全性高)
- 無廣告、無付費訂閱(完全靠企業版盈利)
- 跨平臺支援(Android、iOS、網頁版、桌面版)
目前,WhatsApp 在以下國家市佔率超過 90%:
- 印度(4 億用戶)
- 巴西(1.2 億用戶)
- 德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歐洲國家
4. WhatsApp 與微信的區別
雖然都是通訊軟體,但 WhatsApp 和微信的定位不同:
開發公司 | Meta(美國) | 騰訊(中國) |
主要市場 | 國際(歐美、印度) | 中國大陸 |
廣告 | 無 | 有(朋友圈廣告) |
支付 | WhatsApp Pay(部分國家) | 微信支付(全球華人) |
附加功能 | 簡單(專注通訊) | 複雜(小程序、公眾號、遊戲) |
5. 為什麼大陸無法直接使用?
由於 網路審查政策,WhatsApp 在中國大陸被屏蔽,用戶必須使用 VPN 才能連線。相比之下,微信在國際市場可以正常使用,但主要用戶仍集中在華人圈。
大陸能用WhatsApp嗎
在中國大陸,許多用戶都好奇是否能夠使用WhatsApp這款全球流行的通訊軟體。根據統計,WhatsApp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月活躍用戶,但在中國的普及率卻相對較低。這主要是因為網路審查政策的限制,導致WhatsApp在中國大陸無法直接訪問。不過,仍有部分用戶透過VPN等方式使用WhatsApp與海外聯繫。相比之下,微信(WeChat)在中國大陸的用戶數超過12億,成為主流的通訊工具。
WhatsApp在中國大陸的可用性受到網路防火牆(Great Firewall)的限制。自2009年以來,中國政府對多個國際網站和應用程式進行了封鎖,包括Facebook、Twitter、Google等,WhatsApp也在其中。這意味著,如果用戶在中國大陸直接打開WhatsApp,可能會遇到連接失敗或訊息無法發送的問題。
儘管如此,仍有部分用戶透過VPN(虛擬私人網路)或企業專線等方式繞過限制,成功使用WhatsApp。根據2023年的數據,中國大陸約有5%的網民曾經或正在使用VPN訪問國際網路,其中一部分人就是為了使用WhatsApp。不過,這種做法存在一定風險,因為中國法律明確規定,未經批准的VPN服務是違法的。
在實際使用上,WhatsApp在中國大陸的功能與國際版基本一致,包括文字聊天、語音通話、視訊通話、文件傳輸等。但由於網路延遲和不穩定性,用戶可能會遇到訊息延遲或通話質量不佳的情況。此外,WhatsApp的手機號碼註冊功能在中國大陸仍然有效,用戶可以使用中國手機號(+86)註冊帳號,但必須在能夠連接到國際網路的環境下完成驗證。
與微信相比,WhatsApp在中國大陸的用戶群體較小,主要集中在外企員工、留學生、海外華人等需要與國際聯繫的群體。微信則憑藉其本土化優勢,整合了支付、社交、小程序等多種功能,成為中國大陸的「超級應用」。以下是WhatsApp與微信在中國大陸的對比:
可用性 | 需VPN | 直接可用 |
用戶數 | 較少(主要為特定群體) | 超過12億 |
通訊功能 | 文字、語音、視訊 | 文字、語音、視訊 |
附加功能 | 無 | 支付、朋友圈、小程序 |
註冊方式 | 國際手機號或+86號碼(需VPN) | 中國手機號 |
對於需要在中國大陸使用WhatsApp的用戶,建議選擇穩定的國際網路環境,並注意遵守當地法律法規。如果只是與國內聯繫,微信仍然是更便捷的選擇。
和微信有什麼差別
在全球即時通訊市場上,WhatsApp和微信都是重量級選手,但它們的發展路線卻截然不同。WhatsApp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用戶,特別在歐美、印度等市場佔據主導地位;微信則以中國大陸為根據地,擁有12.8億月活躍用戶,並發展成一個集社交、支付、生活服務於一體的超級App。這兩個App雖然核心功能相似,但在市場定位、功能設計和商業模式上都存在明顯差異。根據最新統計,WhatsApp用戶每天發送1000億條訊息,而微信用戶每天發送450億條訊息,這種量級差異反映出二者不同的使用場景和用戶習慣。
市場定位與用戶群體的差異是最根本的區別。WhatsApp從創立之初就堅持”簡單即時通訊”的定位,主要服務於個人用戶之間的溝通需求。它的界面簡潔,功能專注,沒有過多的附加服務。相比之下,微信更像是一個”數字生活平台”,除了基礎的通訊功能外,還整合了朋友圈、支付、小程序、公眾號等眾多功能。這種差異直接導致了二者用戶群體的不同:WhatsApp用戶主要將其作為通話和發訊息的工具,而微信用戶則在上面完成社交、購物、支付等各種日常活動。
在技術架構方面,WhatsApp採用的是端到端加密技術,這意味著只有通訊雙方才能讀取訊息內容,連平台方都無法解密。這種設計讓WhatsApp在隱私保護方面具有明顯優勢。微信雖然也提供加密傳輸,但並非端到端加密,平台可以訪問通訊內容以進行內容審查和廣告投放。根據網絡安全專家的測試,WhatsApp的加密協議被公認為目前最安全的即時通訊加密方案之一。
一位資深產品經理表示:”WhatsApp就像是一把瑞士軍刀中的小刀,專注做好一件事;而微信則是整把瑞士軍刀,試圖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。”
商業模式的差異也十分明顯。WhatsApp堅持無廣告策略,主要通過WhatsApp Business企業版獲利。這種模式讓用戶體驗更加純粹,但也限制了變現能力。微信則採用了多元化的盈利方式,包括朋友圈廣告、支付手續費、遊戲分成等。數據顯示,微信每年通過廣告就能創造超過100億美元的收入,這還不包括支付和小程序帶來的收益。
在國際化程度上,WhatsApp明顯領先。它支持60多種語言,在180多個國家都能使用,特別是在印度、巴西等新興市場佔據絕對優勢。微信雖然也有國際版WeChat,但主要用戶仍集中在華人圈,國際化進展相對緩慢。這種差異部分源於中國特殊的網絡環境,也反映了兩家公司不同的全球化策略。
功能設計的哲學也大不相同。WhatsApp追求極簡主義,所有用戶看到的界面和功能幾乎完全一致。微信則更注重個性化,會根據用戶所在地區、使用習慣等因素展示不同的功能模塊。例如,中國大陸用戶可以看到完整的小程序生態,而國際用戶可能只能使用基礎的通訊功能。這種差異讓WhatsApp更容易被全球用戶接受,但也限制了它在特定市場的深入發展。
使用場景的區別也很值得關注。WhatsApp主要用於個人之間的即時通訊,包括文字、語音、視頻等形式。微信則滲透到用戶生活的各個方面:年輕人用它來刷朋友圈,商務人士用它來處理工作,老年人用它來支付和預約掛號。這種全方位的滲透讓微信在中國市場具有難以替代的地位,但也造成了功能過於複雜的問題。有調查顯示,超過60%的微信用戶表示從未使用過全部功能。
註冊需要什麼條件
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用戶的WhatsApp,其註冊流程以簡單快速著稱。根據官方數據,平均每位新用戶完成註冊僅需不到2分鐘時間。不過,看似簡單的註冊過程其實暗藏一些關鍵條件,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等特殊地區。2023年的用戶調查顯示,約15%的用戶在首次註冊時遇到困難,主要問題集中在手機號驗證和網絡環境要求。
要成功註冊WhatsApp帳號,有效的手機號碼是最基本的條件。WhatsApp支持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手機號,包括中國大陸的+86號碼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這個號碼必須能夠接收短信或語音來電,因為WhatsApp會發送6位數的驗證碼來確認號碼歸屬。根據用戶反饋,某些虛擬運營商的號碼可能無法正常接收驗證碼,建議使用三大運營商(移動、聯通、電信)的實體SIM卡進行註冊。
穩定的網絡連接是另一個關鍵條件。由於WhatsApp在中國大陸受到限制,用戶需要確保設備連接的是能夠訪問國際網絡的環境。許多用戶反映,在僅連接中國本地網絡的情況下,會出現”無法發送驗證碼”或”驗證碼超時”的問題。實際測試顯示,使用國際漫遊數據或特定網絡環境可以顯著提高註冊成功率。
設備方面,WhatsApp對手機型號和系統版本有一定要求。官方建議Android手機需運行4.0.3及以上版本,iPhone則需要iOS 10或更新系統。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中國大陸特供版手機可能預裝了修改過的系統,這可能會影響WhatsApp的正常運行。遇到這種情況,用戶可以嘗試從官方應用商店下載最新版本。
對於企業用戶,WhatsApp還提供Business版本,註冊時需要提供企業基本信息。這個版本的驗證流程更嚴格,可能需要提交營業執照等文件。但普通用戶只需使用常規版本即可,無需提供任何個人身份證明文件。整個註冊過程完全免費,WhatsApp不會收取任何註冊費用或要求訂閱服務。
常見使用問題解答
根據WhatsApp官方統計,全球用戶每月提交超過500萬次客服諮詢,其中約60%集中在幾個常見問題上。在中國大陸使用WhatsApp的特殊環境下,這些問題往往更加突出。2023年用戶調查顯示,收不到驗證碼、訊息延遲和備份恢復是最困擾用戶的三大問題。了解這些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,可以幫助用戶節省大量時間,避免不必要的困擾。
收不到驗證碼怎麼辦?這是中國大陸用戶最常遇到的問題,主要原因是網絡限制。首先確認手機號碼輸入正確,包括國家代碼(中國是+86)。如果長時間未收到,可以嘗試切換網絡環境,使用國際漫遊或可靠VPN。WhatsApp提供”語音驗證”作為備選方案,系統會自動撥打電話告知驗證碼。若仍無法解決,建議更換其他運營商的手機號嘗試。
為什麼訊息發送失敗?訊息旁邊出現時鐘圖標表示發送中,出現紅色驚嘆號則表示發送失敗。這通常與網絡連接有關,建議切換Wi-Fi和移動數據試試。在中國大陸,還需確認是否處於可訪問國際網絡的環境。如果問題持續存在,可以重啟手機或重新安裝WhatsApp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對方已將你封鎖,訊息會顯示單個灰色勾號且永遠不會變成雙藍勾。
如何備份和恢復聊天記錄?Android用戶可通過Google Drive自動備份,但在中國大陸可能需要特殊設置。iPhone用戶則使用iCloud備份。重要對話建議手動導出:進入具體聊天頁面→點擊聯繫人名稱→導出聊天記錄→選擇包含或不包含媒體文件。恢復聊天記錄時,需使用原先備份的同一Google或iCloud帳號,且手機號碼必須與備份時一致。
群組人數上限是多少?WhatsApp標準群組最多可容納256人,但2023年已開始測試512人的大型群組功能。要創建群組,點擊主頁面右上角圖標→新建群組→添加成員→設置群組名稱和頭像。需要注意的是,將某人加入群組不需要對方同意,但對方可以隨時退出群組或舉報垃圾信息。
如何區分已讀和未讀?訊息旁邊的灰色單勾表示已發送,雙灰勾表示已送達對方手機,雙藍勾則表示已被閱讀。在群組聊天中,長按訊息選擇”查看訊息信息”,可以查看具體哪些成員已讀。如果不想讓對方知道已讀,可以在”設置→賬號→隱私”中關閉已讀回執,但這樣你也無法看到別人的已讀狀態。
為什麼無法進行視訊通話?首先檢查雙方是否都安裝了最新版WhatsApp,舊版本可能不支持某些功能。在中國大陸,視訊通話對網絡要求更高,建議使用穩定的VPN連接。同時確認手機沒有開啟省電模式,該模式可能限制後台數據傳輸。如果問題依舊,嘗試清除WhatsApp緩存或重啟設備。值得注意的是,WhatsApp視訊通話最多支持8人同時在線,但通話質量會隨參與人數增加而下降。
替代軟體有哪些
在中國大陸無法直接使用WhatsApp的情況下,許多用戶都在尋找合適的替代方案。根據2023年即時通訊軟體市場報告,全球範圍內每月至少有3億用戶會嘗試使用新的通訊應用。這些替代軟體各具特色,有的專注隱私保護,有的強化社群功能,還有些主打跨境溝通。
在尋找WhatsApp替代品時,功能匹配度和地區可用性是兩個最重要的考量因素。微信無疑是中國大陸最普及的選擇,但對於需要國際溝通的用戶來說,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方案。Telegram以其強大的社群功能和開源特性吸引了超過7億用戶,特別是在技術愛好者中廣受歡迎。Signal則憑藉頂級的加密技術成為注重隱私用戶的首選,雖然用戶基數相對較小,但安全性無可挑剔。
資深科技評論員指出:”選擇通訊軟體就像選擇交通工具,微信是地鐵,Telegram是計程車,Signal則是私家車,每種都有其最適合的使用場景。”
對於企業用戶來說,Slack和Microsoft Teams是更專業的選擇。這些平台不僅提供即時通訊,還整合了文件協作、視頻會議等辦公功能。雖然在普通社交場景中使用率不高,但在工作環境中越來越普及。數據顯示,2023年全球有超過1.5億企業用戶使用這些專業通訊工具進行日常工作溝通。
以下表格對比了幾款主流替代軟體的主要特性:
微信(WeChat) | 功能全面,支付整合 | 12.8億 | 完全可用 | 中國境內社交 |
Telegram | 大群組,文件分享 | 7億 | 需VPN | 國際社群交流 |
Signal | 頂級加密,隱私保護 | 4000萬 | 需VPN | 安全敏感通訊 |
Slack | 團隊協作,工作整合 | 1.2億企業用戶 | 部分功能受限 | 企業辦公溝通 |
Line | 貼圖文化,日韓流行 | 1.9億 | 需VPN | 東亞地區交流 |
地區性替代品也值得關注。在日韓市場,Line憑藉其豐富的貼圖文化和本土化服務佔據主導地位。Viber則在東歐和中東地區擁有穩定的用戶群。這些軟體雖然全球影響力有限,但在特定區域的滲透率非常高。對於經常與這些地區往來的用戶來說,安裝當地主流通訊軟體會讓溝通更加順暢。
在選擇替代軟體時,還需要考慮跨平台支持和數據遷移的便利性。大多數主流應用都提供Android、iOS和桌面版本,但數據備份機制各不相同。微信的聊天記錄備份相對簡單,但僅限中國手機號註冊的帳號使用。Telegram的雲端存儲雖然方便,但免費帳戶只有1GB空間。這些細節差異往往會影響用戶的最終選擇。